“地、矿、油”专业:行者无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探索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我为什么要去爬山?因为山在那里。”对于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往往是“地、矿、油”专业兴趣的开端,这种源自内心的驱动,使许多有志于这类专业的人收获了几分独有的“行者”气质,也使他们的人生变得刚健有力。由于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这些行者们的肩上,无形中又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因此生出自信和骄傲。这一期我们要“揭秘”的,就是“地、矿、油”相关专业的种种。

丁文江:他生命中的地质学

“此中佳境,虽南面王亦何以易?况吾国西部诸山脉,如昆仑,如南山,皆坐待诸君之游屐,他日登绝顶,揽奇胜,则泰山不过一小阜,西湖不过一泥沼耳。” 丁文江,民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中国地质学科开创者,曾在学生的毕业礼上这样说过。正如你在这番慷慨言辞里能体会到的,丁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行者,他在地理学、人种学、优生学、历史学、考古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也有诸多贡献,称得上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丁文江的好友胡适回忆,当年他来到湖南,“在游兴和责任心的双重诱惑之下,爬上三千多英尺的高山,又走下六百多英尺斜深的矿洞”。这段回忆,和丁文江留学欧洲期间的一个故事正好呼应。其时,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说:“中国读书人专好安坐室内,不肯劳动身体,所以他种科学也许能在中国发展,但要中国人自做地质调查,则希望甚少。”丁文江当即反驳:“我们已有一班人,登山涉水,不怕吃苦。”的确,我国历史上从不缺乏文采飞扬的仕子,也并不少见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热情投入的牛人。著名的地理学者和旅行爱好者徐霞客就是典型代表。1914年,丁文江独自到云南进行地质调查,并对徐霞客的旅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后来,他整理《徐霞客游记》并配上地图,编撰了《徐霞客年谱》。

1935年,丁文江前往湖南调查粤汉铁路沿线的煤矿储量与开采现状。在谭家山煤矿勘察时,他亲自下到矿洞底部。在衡阳,由于伤风他生起炉火,当晚煤气中毒。次年1月,因救治失误,他病逝于长沙。

近百年间,我们的山川和大地看起来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地、矿、油”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情况与所面临的形势已不可同日而语。随着社会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整个国家对于矿产、石油资源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依赖更加明显,“资源”已经跟经济的发动机牢牢捆绑在一起。这意味着围绕矿产和石油的产业将持续扩大,从业人员的数量会继续增加。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就提出要重点开发复杂环境与岩性地层类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大规模低品位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吴淦国也坦言:“现在是地质院校发展的最好时机,国家的目标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需要做的是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多出大成果。”

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到丁文江后来创办的专门地质教育机构——地质研究所,再到现在分布在不同省份的地质、石油院校,这些专业和产业共同成长。对比以丁文江先生为代表的那一代地质人和今天的“地、矿、油”学子,不变的是对探索自然、奉献能源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不变的是那种慨然享受“行者”角色的强健气魄;变了的,是今天我们有机会借助更多先进的技术平台,参与到解决当下和将来能源问题的事业中去,并且从中走出坚实的职业道路。

典型专业看通透

地质、矿产和石油的相关专业,从大的角度来说,有如何认识并利用自然资源的共同点,也都有“勘探(发现)——开采(运输)——应用(加工)”的整条产业链。相应的,产生出不同的专业和学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不妨看看,这些“在路上”的人可能会从事的工种。

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学生需要学习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与环境物探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掌握矿产资源与能源勘查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细心的你应该能够发现,地质学相关知识在这里也是不可或缺的。

再看在多个高校均有开设的采矿工程专业。它通常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个方向。不管是哪个方向,与采矿学、岩土力学、采掘机械、地质学等相关知识都是必须掌握的。然后,根据方向不同,再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如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天矿设计原理,露天采矿工艺等。对于采矿工程,还有一种方向划分的办法,那就是分别针对煤矿和金属矿,其中开设金属矿相关专业的学校比较少,更多的是煤矿方向的专业。

说到“油”的代表专业,首推石油工程,此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也是不少学子可以投考的专业。其中,石油工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督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冷静看待:地、矿、油专业之“苦”

能把很难的事情做下去、而且有所成就并乐在其中,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强人”。和我们耳熟能详的经济、机械、工程和其他专业相比,从事地、矿、油工作的人面临着许多独有的挑战,甚至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些就是“艰苦专业”。

首先,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并不轻松。由于这些学科的专业性都很强,涉及大量地质学、岩土力学、化学、机械等内容,来不得半点花巧。而且,在学期间就要开始到野外实训。许多学校的地质专业每年都有一次野外实习,每次两到三周乃至一个月。在与石油相关的专业里,实训内容则可能会包括采油队(作业队)顶岗实习。因此,来自高校的招生老师也常会提醒考生,地、矿、油专业的学子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并愿意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能够接受工作环境的巨大变化,所以,在做专业和职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从工作环境来看,将来可能会到较为偏远的地区工作和生活,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煤矿、金属矿、地质勘探、石油勘探和采集,常常都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进行,甚至有可能是人迹罕至的野外。不过,如今许多大型油田和矿场都拥有完整的休闲、运动和娱乐设施,能够满足职工基本的文体需求。如果你对灯红酒绿、呼朋唤友的生活有强烈的憧憬,那你肯定会觉得搞地、矿、油是个苦差事。如果你能从工作和打球、跑步、唱歌、跳舞等比较简单健康的生活里获得自在的感受,那么,“苦”也就不存在了。一句话,快乐来自内心,无需设限。

再次,看看工作内容。地矿油工作是否有危险性,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事实上,相关专业的学子由于具有相当的知识水平,通常担任的都是技术岗位,而且随着相关产业的壮大,生产机制的日趋完善,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

最后,还要格外提醒一下女同学,有一种“苦涩”可能会与你们有关。你们或许会发现,有些专业很少招收女生,哪怕你的分数并不低。而将来就业的时候,也有一些专业岗位会更倾向于男同学,比如石油工程和采矿工程就是如此。应该说,这只是工种的性质使然。况且,若真的有志于此,这扇大门并没有完全对女同学关上。有意向的女同学可以考虑一些技术性较高、户外和野外工作时间很少的专业,比如资源勘查工程、勘察技术工程及遥感技术,就些是很值得考虑的选择。

选择的不是专业 是一种生活方式

写到这里,笔者脑海中浮现出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一次TED活动中的演讲,他的主题是对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如何影响他的现实生活。出生在加拿大的他,从小就爱看科幻小说,不远千里跑到美国去学习潜水。他拍摄《泰坦尼克号》的动机,竟然是渴望亲自潜入深海,一睹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真容。最终,他策划了这部电影,说服投资人资助这次潜水,终于在海面之下,与沉船相对。“这不是一个图画,也不是高清电影,这是真的。”他这样描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卡梅隆说,对自然界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有可能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而且它们,真的可以改变和塑造你的人生。

其实,在我们所知的地矿油专业以外,你还有其他的选择来实现自己的规划。比如,道路、桥梁等相关专业,以及一部分水利、地理、天文等专业。今后,“能源多样化”是全球性的任务,对于矿产、风力、太阳乃至太空环境的探索,都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在这些方面潜下心来的学子,将来收获的不仅是一份能够长期坚持的踏实工作,还有来自这些工作本身的厚重的职业满足感。毕竟,跟许多热门专业的跳跃性相比,它们有更强的基础性和不可取代性。如果你的性格、体格、兴趣倾向、学习能力都跟这些专业匹配,不妨考虑一下,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行者”吧!

Copyright © 2009-2023 重庆招生就业网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 by 重庆招生就业网
渝ICP备15005271号 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求学招生首选网站 www.hr2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