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大前天披露的数据,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文理第一名被北大录取,由此推断,“留”给清华的状元并不多。而清华18日公布,录取了九成的理科状元和三成的文科状元。显然,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比例已远远大于100%。(详见本报今日A12版)
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比例大于100%,这的确是个笑话,状元就那么几个,你录了我就没了,怎么可能两家的比例都超过一半呢?何况还有报香港高校的,这实在有点丢脸。
看了新闻才知道,此“状元”非彼状元,这些“状元”中,除了同分并列的外,还有以实际考分为准的“裸分状元”,有算上加分后的“加分状元”,还有安徽的一名作为保送生考得第一的“编外状元”……真是巧妙各有不同,不管是何出身,大家都是状元,状元满天飞,于是各大高校也乐见其成、照单全收、皆大欢喜。只是搞不清楚,清华或是北大的名单里到底有几个是货真价实的状元,估计这是一笔糊涂账,即使公众迫切想知道,但知情的人是不会想说清楚的。
有人说北大清华从来都说自己是“第一”,所以中国大学“第二”的位子一直空着。这一点从业已停掉的两校赛艇对抗赛上得到了体现,因为谁都输不起、谁都不甘心当“第二”,这项赛事越来越有“专业”色彩,甚至不惜请来专业赛艇选手,最终沦为了身份造假和金钱比拼的游戏。于是,这个号称要办百年的比赛只草草办了十年就停掉了。
正像靠金钱争来的赛艇对抗第一拿不出手一样,靠状元装点起来的 “第一”同样也没有多少含金量。不久前,一篇《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在网上热传,这份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杰出人才并不多,远低于社会预期。而年年抢状元、岁岁争第一的北大清华却离所谓的世界名校越来越远,近几年来北大清华在多项世界著名高校排名中名落孙山,饱受质疑,此情此景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状元不等于能力,也不等同于未来的成就;掐到了“尖”,并不意味着就能顺理成章地培养出大师来,这一点,估计北大清华心里都明白得很。但是,他们已经被竞技教育绑上了战车,不抓点东西攒在手里,心里实在没底。如果不能在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上让人信服,那也只有紧紧抓着竞技教育的那点光环了。北大和清华,就像在竞技教育中迷失的两个孩子,赌着气往自己脸上贴金,直到掩盖住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于是,是不是装糊涂不重要,是不是有实际意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年又拿了个“第一”,只是这样的“第一”除了供人口水口水、维护着那点可怜的自尊外,还有多少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