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个国际注册汉语培训基地落户重庆
发布时间:2010/9/29 | 人感兴趣 | 评分:3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推动世界各国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交往,提高汉语在世界的使用面与覆盖率,开辟大学毕业生新的金领就业渠道,促进大学文科改革与科系调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与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重庆考务中心经过多次协商,就联合建立“国际注册汉语教师重庆培训基地”达成一致意见。“国际注册汉语教师重庆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于9月20日在重庆工商大学举行。与此同时,开通了国际注册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对外办公官方网站www.ipacq.cn。
参加揭牌仪式的有重庆工商大学有关领导、(IPA)中国区首席代表沙江先生和几十名在读研究生。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康清莲女士在讲话中说,我们学院原来开设过国际注册汉语专业,此次合作对我们的文科改革与科系调整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旧梦重圆”;建立“国际注册汉语教师重庆培训基地”,可以方便本地考生就近考试。(IPA)中国区首席代表沙江先生指出,国际认证协会与工商大学合作是一种好形式,可以更扎实、更有力地推进国际注册汉语教师的认证工作。
“汉语热”正在世界各国兴起,今年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1亿人,至少需要400万名汉语教师。目前,国内取得对外汉语资格证书的教师只有1万多人,远远达不到国际上的需要,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局面。因此,培养、训练、认证国际注册汉语教师是当务之急。2010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国家发改委的信息显示,2010年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供给将达2000万。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出19万人,就业形势不容观乐。通过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认证,获得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和传播中国文化,让汉语在全球落地生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荐课程
推荐阅读排行